每年的秋冬时节,天干物燥,是火灾的高发期,所以在这时加强人们的消防观念是很有必要的。

  如今,我们十分注重消防安全,其实古人也是一样。古代的建筑多以木头为材料,更加怕火。你看,作为现存最大的中国古代建筑群,紫禁城就有着消防的三重保护呢!

  提到消防工具,你一定会想到消防栓和灭火器。但是你相信吗?几百年前故宫就有了自己的“消防栓”和“灭火器”。不信?来看看!那些遍布故宫各处的大水缸了就是紫禁城的“消防栓”。这样的大水缸在故宫里一共有308尊,大多是铜铸或者铁铸,每尊有一米多高,直径一米多宽。它们可不是用来养花养鱼的装饰品,而是用来贮存消防储备用水的。

  古代不像现在,家家通了自来水。在古代,取水用水都是麻烦事,一旦着火了,现去挖井打水或者去河边挑水都是不切实际的行为,必须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。紫禁城的大水缸就担着“保护皇城”重任,因此它们还有着很好听的名字——太平缸或者是吉祥缸。人们希望这些水缸能够保佑紫禁城的太平吉祥。

  除了水缸之外,紫禁城中还有一种名叫激桶的灭火工具,它的作用类似于今天的“灭火器”加“滋水枪”,能从太平缸里抽水然后准确的把水喷向起火点。

  纵观明清两朝发生的20多次比较大的火灾,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火灾或是发生在乾清宫以内的内廷,或是发生在乾清宫以外的外廷。从来没有内廷外廷一起着火的情况。这是为什么呢?

  原来,建造紫禁城时,设计师早早就把防火的这件大事“安排”上了。设计师在后宫的建筑群里悄悄地建立了两组“隐形”防火墙,构成了紫禁城防火的第二重保护。这两组墙一组在后宫东西两廊对准乾清宫的位置上,一组在后宫两廊对准坤宁宫的位置上。每组防火墙都是左右对称的设计。它们从外形上看与东西两廊的房子长得一模一样,雕琢装饰无一缺少。这根本就是一间正常的房间吗!哈哈,你再仔细看看?这个“房间”里面放的是砌得严严实实的砖头,而且“房间”的所有用料都是石料,没有一丝木材。每组防火墙南北长1.6米,7.7米厚。这样的阻燃材料自然能阻断南北方向的火势蔓延,而且从外观看与回廊融为一体,真是匠心独具呀!

  1679年12月,年轻的康熙皇帝,在睡梦中被一阵骚乱惊醒。他唤来太监询问,才知道宫里着火了。先是御膳房失火,后来蔓延开来。大火直到快天明才熄灭,而太和殿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。经过这次教训,康熙皇帝意识到救火的重点还是在“救火队”。他下令加强防火工作,并且抽调了数十名身强力壮的太监,组成防范火班,专门负责检查火烛之事,这就是的皇家消防队的雏形了。

  这场大火不仅在康熙皇帝心里敲响了警钟,也给宫里的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年幼的雍正皇帝也是其中之一。虽然火灾发生时,他尚在襁褓之中,但是火灾后劳师动众的修葺工作,几乎伴随了他整个童年。于是,当政之后的雍正皇帝专门组建了一个更专业的火班。

  这个火班中,“消防员”不再是专职太监,而是由八旗官兵、侍卫组成的正规军,每班100人,全都是年轻体壮、性格稳妥、操演技术娴熟的人。火班的成员,并不完全固定,而是定期从各处抽调,进行更换。雍正皇帝认为,这样能让更多的人掌握防火消防技能。

  到了雍正七年的时候,宫内已经有1288人具备“消防员”技能了,他人分属37个侍卫值班点,每个值班点都配备全套的消防工具,最终在宫内形成了一套规模庞大的消防网络,组成了紫禁城的“皇家消防队”。

  雍正皇帝的这套火班制度对后来的皇帝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乾隆皇帝、嘉庆皇帝和光绪皇帝都先后对火班制度进行了进一步修整。于是,在此后的200年里,紫禁城再没有发生明朝那样频繁的火灾了。

× 24
2024/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