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禹治水”玉山

故宫博物院乐寿堂的大禹治水玉山,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,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。

比成年大象还重的玉山

玉山是一种工艺品,常常是在一整块玉石上雕琢出山林景观。今天要介绍的“大禹治水玉山”高224cm,宽96cm,座高60cm,重5000kg,比一头成年大象还要重呢!

在这座玉山上,精细地雕琢着峻岭、瀑布、古木苍松。在山崖峭壁,共有十几处描绘了劳动者在大禹的带领下开山治水的景象。只见工匠们分别使用不同器械劳作,像是古代开凿技术的大会演。除此之外,玉山上还雕刻有奔跑跳跃的麋鹿和猿猴,有快要登上颠峰的老者及仆从,更有神仙以雷火来助开山,层次分明,各具形态,十分精美。在玉山背面,还铭刻着乾隆皇帝为这座玉山所作的长诗及注文。

千辛万苦至京城

这么大的一块玉石是从哪来的呢?原来,它来自海拔将近五千米的昆仑山脉的密勒塔山,采石的工人把它装上一辆特大号专车,前面用一百多匹马拉着。一路上工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,冬天则泼水成冰,在冰路上拽运,三年后,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——紫禁城。

能工巧匠细雕琢

与运输相比,雕琢这座玉山更费功夫。乾隆皇帝希望用内府收藏的宋人《大禹治水图》画轴为稿本,命令宫廷造办处按前、后、左、右四个面的画样做初步加工,并用蜡塑出了玉山的样式。可是天气太热了,蜡样很容易融化变形,造办处就又雕刻了一座木样,因为那里聚集了全国最好的制玉工匠,之后大玉石也发往扬州。

历经七年,大禹治水玉山终于诞生了。有人计算过,仅在扬州的雕琢工时,若由一人完成,要400多年才能完成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