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,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一种新型瓷杯。为什么叫做压手杯呢?原来,这种形状的杯子重心在杯的下部,杯口的口沿微微外撇,当你手握瓷杯,外撇的杯沿正好会压合在手的虎口上,让你有一种沉甸甸的压手之感,所以叫做“压手杯”。
明代永乐年间,青花瓷器迅猛发展,出现了自元代末年青花瓷成熟以来的第二个高峰。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浓艳、凝重、古朴、典雅的艺术风采。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几只明永乐青花压手杯就有这样的特点。不信,你看!
图上这只瓷器是青花压手杯(花心),它高4.9cm,口径9.2cm,足径3.9cm。杯体像一个小碗,杯口微撇,折腰,丰底,圈足。杯子的内外均绘着青花纹饰。杯子外壁口沿下面画有梅花,杯子的腹部绘有枝叶相缠的莲花纹饰。如果你从杯口向内看去,在杯心处,还有一朵雅致的葵花,花心用青花篆体书写着“永乐年制”四个字。此杯制作精细,形体古朴敦厚,青花色调深翠。
除了这只压手杯,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青花压手杯(狮球心)。它高5.2cm,口径9.3cm,足径3.9cm。从外观上看,这只杯子和刚刚那只花心青花压手杯似乎是“孪生兄弟”,但是通过杯口向杯底看去,你就会发现两只杯子大不相同。瞧,杯心内画着狮子滚绣球的吉祥图案。狮子滚绣球是民间表示吉祥的一种舞蹈,如果你仔细看去,绣球里还写着四个蝇头小字——“永乐年制”。款识和花纹巧妙地融合在一块,既告知了瓷杯的年代,又使人赏心悦目。看来,景德镇的陶瓷工匠们真是心灵手巧,技艺高超呀!
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制作精细,体形古朴敦厚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,堪称明代永乐时期独有的名贵器物。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,仅故宫博物院收藏有4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