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暑炎炎,有什么比吹着空调吃冰激凌更爽的事情呢?可是,世界上最早的电冰箱制造于1923年,中国的首台电冰箱在1958年才问世。那在此之前,人们怎么办呢?告诉你吧,其实早在明清时期,皇帝就有了“祛(qū)暑神器”——天然冰块。你知道些冰块从哪里来吗?它在夏天又是怎么保存的呢?我们这就去弄个明白。

  我国北方夏天炎热,冬天寒冷。早在周代,就有冬天储藏冰块,在夏天使用的习俗了。因此,冰窖也就成了历代宫中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。在清代,当然也不例外。

  冰从哪里来呢?原来,各冰窖储藏的冰块,都是冬季从河、湖中开采的天然冰。每年立冬以后,给河“洗个澡”,为采冰做准备,这个过程叫作“涮河”。就是捞去水草杂物,开上游闸门放水冲刷,再关下游闸门蓄水。

  冬至后半个月,河水已经结成厚厚的冰,采冰差役们便开始在紫禁城筒子河、北海及中南海、御河等地方采冰。他们会选取明净坚厚的冰面,然后切割成每块重量约80千克的大冰块。你知道吗?采过冰的水面再次封冻后,还可以继续开采,一个冬季可以重复采冰“三茬”到“四茬”呢!这些冰会被运到京城各处的冰窖,妥善地存放起来,直到第二年的夏天才会使用。

  清代的冷饮花样繁多,比如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消暑时,就常常会吃一种叫作“甜碗子”的消暑小吃。它是用新采上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,用甜瓜里面的瓤去籽后和果藕配在一起,冰镇过后吃。还有,把冰镇葡萄汁浇在葡萄干、青胡桃上,也是清凉可口的小吃。

  除了自己吃,皇帝还会按照级别,赐给大臣们冰票。入伏到立秋,大臣们可以凭票到冰窖领取冰块。

  那百姓有冷饮吃吗?当然!清代的时候,民间用冰也已相当普遍。夏季北京的大街小巷,随处都能看见卖冰镇酸梅汤的摊贩。摊主手里拿着一对小青铜碗,不时敲击发出“铮铮”的声响。路人听见声音就有望梅解渴的清凉之感,等到饮下一碗,暑气顿时全消。

  皇帝夏季外出巡视各地,也会有人早早准备好了大量的冰块。怎么携带呢?除了大冰窖,清代宫廷还有便携的木质冰箱,当时被称作“冰桶”“洋桶”。

  木质冰箱多用红木、花梨木、柏木等材料制成,看上去是个口大底小的斗型箱子。箱子的上面盖着厚厚的木板,两侧装有便于搬运的铜环。这种冰箱不仅外形美观,而且结构科学合理,和现代冰箱有异曲同工之妙。箱子的内侧一般还有铅或锡的涂层,它们导热较差,既能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,延长天然冰的使用时间,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蚀木质箱体。使用时,先在箱内放入冰块, 然后便可以将瓜果、饮料等食物镇于冰上。

  仔细观察会发现,冰箱的底部和箱盖上还设有小孔,这有什么用的呢?原来,底部的小孔可以方便随时排放冰水,保持箱内清洁;而箱盖的孔是用来通气的,在保鲜食物的同时,还能通过排出的冷气降低室内温度,进而起到“空调”的作用呢!

× 22
2024/12